首页

免费踩踏专区

时间:2025-05-28 21:39:56 作者: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:“世界镁都”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:93117

 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(禹瑞斋 刘禹辰)因“世界镁都”而闻名的辽宁海城,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,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拥抱智能技术、升级产业链条,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。

 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。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,转而引入悬浮窑、智能化生产线,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、运输、加工全流程,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,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“有迹可循”。

  “2024年,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,并按照省里的要求,做到了‘一矿、一出口、一计量站’,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。”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。

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刘禹辰 摄

 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。昔日的“力气活”,已蜕变为“拼技术”的技术范例。

  “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,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%,综合节约能耗45%。”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。

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刘禹辰 摄

  转型不止于技术。海城打破“一炉一品”的单一模式,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。镁建材、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,防核辐射建材、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“抢手货”,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

  “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,既隔音、又环保,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、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,使其‘变废为宝’。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。

  曾经的“矿山经济”正转向“绿色智造”,“依赖资源”正转向“驾驭技术”,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,辽宁海城的蝶变,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
 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: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,从来不是单选题。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,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,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西问·汉学家|埃及汉学家阿齐兹:走进汉学需迈过“三道门槛”

周虹认为,这些尝试,让观众在近距离的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它们不仅是艺术的创新表达,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,扩大了非遗的宣传,激活闽剧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。(完)

眼下,庆元县逐步扩大对象范围,将异地认证拓展到贵州省、江西省等地。在庆元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瑛看来,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职称认定通道怎么有效贯通,是庆元接下来的努力方向。

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:“一带一路”是现代化的丝绸之路

屏南县县长柳岳称,将充分利用土地储备充足等优势,做好主导产业“补链延链升链”文章,努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备的产业集群;抓好重点项目建设,争取项目早日落地。

针对中国,美国务院成立小组为他国“出谋划策”

洛阳如何打造近悦远来的暖心之城?任丽君介绍,洛阳正在完善全要素精细服务。她表示,目前,洛阳紧扣“安、顺、诚、特、需、愉”六字要诀,持续完善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服务体系,探索形成了部门联动、全城动员的保障机制。

《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》:京沪粤苏津浙名列前六强

黑龙江省绥化市共有160个乡镇,1341个行政村,素有“两山一水七分田”之称,是农业大市、产粮大市。2023年该市各类作物种植面积2851.7万亩,粮食产量实现“二十连丰”。新通过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33个,其中水稻新品种占黑龙江省33.8%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以上村达到93.5%,有产业项目的村达到81.1%。该学院的创办将为绥化农业发展、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人才基底,以新理念赋予现代化农业强市新内涵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